跟朋友聊起 《三国演义》,他说给孩子讲书的时候遇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那些很chim(深奥)的称呼就特别难懂。比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那一段,刘备递上的名片写着:“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就让人听到blur blur(一头雾水)。
我们可以这样来解析,
1、先断句: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
2、逐个解释:
- 汉:指汉朝廷 (Han Government)
- 左将军:汉代的高级军事将领职衔 (Senior Military Commander)
- 宜城亭侯(Marquis of Yiting):宜城是地名,“侯”是汉代的爵位,级别由高到低分县侯、乡侯、亭侯。
- 领豫州牧(Governer of Yu province):汉代全国分十三个行政区称“州”,豫州是其中一个(大概今天的河南省),“州”的最高官员称“牧”;“领”有遥领的意思,就是没有正式去地方任职,只是朝廷赐予的加衔。
- 皇叔:《三国演义》写刘备是汉献帝的叔叔。
- 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古人称呼自己只用“名”表示谦虚,称呼别人用“字”表示尊重。
总之,刘备的名堂听起来很像很厉害,但是除了皇叔的身份有点价值以外,其它的都是虚衔而已,没有实际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