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史,生活中的两三事。

略谈文字教学:以“捂”为例

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某家华文补习中心的广告,他们以“捂”字为例来推介自家独特的记忆教学法,内容大致是这样:“五”用来表示读音因为“五”跟“捂”的发音是一样的;“五”也代表五官里的眼、鼻、口、耳、(眉);提手旁“扌”表示手的动作;所以,用手封住五官叫“捂”。

学习“捂”字/网路

按上述的教法,提手旁的解释没有问题,“五”既表示读音又代表了五官,虽牵强附会但勉强说得过去,可是,右下结构的“口”该怎么解释呢?另外,像这样的教法又要如何跟其它和“吾”形体相似的字联系起来呢?(例如:悟/梧/晤/语/圄)如果照此方法,下一次再教新的字,比如“悟”,那么教员是不是得另想一个新的记忆法呢?由此可见,该补习中心的教学方法弊端显著,与规范的文字教学大相庭径。

华文教育工作者希望借用生动有趣的记忆法帮助学员快速学字、记字,这本来无可厚非,但这般投机取巧的方法会弄巧成拙,必将影响学员日后学习华语的进度以及造成他们对文字的误解和迷思。

我们不妨先厘清该字的造字原理,再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来加以说明。如此一来,相信学员对文字的构成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就更清楚易懂,学习起来就能事半功倍,无需再靠死记硬背或主观性强的随性记忆法。

同样以“捂”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1. “捂”是形声结构,左边“扌”是提示字的义类,跟手的动作有关,右边“吾”是提示读音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捂”表示用手遮盖或封闭起来的意思;
  2. “悟”是形声结构,左边“忄”是提示字的义类,跟心理活动有关,右边“吾”是提示读音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悟”表示明白、觉醒的意思;
  3. “圄”是形声结构,外面用“口”提示义类,跟限制在某个范围有关,里面“吾”是提示读音而已,没有实际的意义,“圄”表示囚禁、监狱。
形声字“捂”结构展示图/sgmingstudio

以此类推,这样的解释便能有条有理、有规律可循,再想解释其它的字就容易多了,像是“清/请/情/晴/精”、“苦/枯/姑/估/固”、“组/租/祖/阻/诅”,等等。当然,如果是象形字或其它造字方式的字,教法可以略微调整,但完全是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展开教学。

文字教学是个严谨、系统性的专业工作,华文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如果是抱持随心所欲或囫囵吞枣的教学态度的话,那就真的太可惜了。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唤起华文教育工作者对文字教学的关注,避免非规范性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乱象。

About the author

Ming

Hello 我是阿明,新加坡人,希腊深度旅游品牌联合创办人。我热爱旅行、钟爱文史、酷爱文字,闲暇时喜欢乱写一通。我相信诗酒必趁年华,勇敢去探索世界、去体验生活、去伪存真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By Ming
语言、文史,生活中的两三事。

Ming

Hello 我是阿明,新加坡人,希腊深度旅游品牌联合创办人。我热爱旅行、钟爱文史、酷爱文字,闲暇时喜欢乱写一通。我相信诗酒必趁年华,勇敢去探索世界、去体验生活、去伪存真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Follow Me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订阅!

Buy me a coffee

Content is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