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圆满落幕,这项聚集了世界各地顶尖运动员的体育盛会精彩绝伦,迄今场场比赛都让人兴奋不已,大家都陶醉在奥运的紧张氛围里。看着运动员卯尽了全力、使出了看家本领,为的是给自己的国家争取到最高的荣耀,我想大家都应该很感动。
但据笔者观察,在社交媒体上最能引起热烈讨论的,似乎不是运动员在体育方面的表现,而是他们的颜值和身材;遗憾的是,一部分的大众传媒,尤其是国外的,也都有这类搏眼球的报导风向。显然,类似的报导及言论是对运动员、对奥运会的不尊重。
相信没有人会否认,参与奥运会是所有运动员的终极目标。能代表国家参赛的运动员都是各自运动项目里的佼佼者。他们除了要每日努力不懈、风雨不改地训练之外,更要具备非常人的耐力、毅力和抗压力。此外,他们也需要在国内及区域性的比赛中持续有所突出的表现才能有资格代表国家征战奥运会。因此,不管运动员夺得奖牌与否,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最热烈的掌声,将焦点投在他们的努力和体育精神上,而不是对他们的外表品头论足。
另外,这从侧面也说明了物化女性的问题仍然严重。与男运动员相比,女运动员的外表经常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纵观东西两方媒体的报导倾向,面向东方读者的新闻媒介较出现这种“重女轻男”的现象。比方说,击剑(重剑) 项目的金牌得主——中国香港的江旻憓、羽毛球女双项目的铜牌得主——日本的志田千阳,以及田径项目的中国选手吴艳妮,连我国的羽毛球选手杨佳敏都成为了读者和网民的“选美佳丽”,有些关于她们的言论低俗得不堪入耳。希望所谓的提倡男女平等、反物化女性的声音不只是喊喊口号而已,而是必须去用心实践和实现。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网路流量当道是不争的事实。但像奥运会这样世界级的运动盛会,但愿大家多专注于运动员在体育场上的表现,那些私下赏心悦目的话心知肚明就好。千万别让崇高的体育精神变质,这也是我们能给予运动员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