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译:清明节下着绵绵细雨,一路上遇到的行人个个都好像失了魂一样,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我想找个地方喝喝酒、消消愁,于是问了问迎面而来的牧童,他便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杏花村。
这是晚唐杜牧的诗。以前我以为这是一首”撞鬼“的诗,因为我误把”欲”当成“遇”,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将原本的意思“路上的行人个个像失了魂似的”误解为“路上的行人个个都像是遇到鬼魂,哈哈!这首诗还让我想起n年前发生在希腊的一件趣事。
有次亲临Santorini筹备客户的婚礼,这对小情侣来自山东济南,大家在岛上初见做了自我介绍,轮到新娘时,她还来不及开口,新郎便抢着吟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他念到诗的末句时还特地强调“牧童”二字,甚至摆了个戏曲的手型——兰花指!我当下感到莫名其妙,心想:难道这是济南人的文化?
后来才恍然大悟,因为新娘姓牟(mù),单名“童”(牟是少有的姓氏),眼前这位亭亭玉立、轮廓深邃的姑娘叫牟童,新郎是借“牧童”和“牟童”同音跟我们玩了谐音梗,不过这样的自我介绍确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